拿到正式奖励文件的时候,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没想到,我们这样一个平凡的岗位,能够获得全省巾帼文明岗称号。其实我们也没想拿什么奖,就是为了乡亲们而从事这份工作。”近日,贞丰县气象局将贞丰双乳峰人工增雨防雹站被授予“贵州省巾帼文明岗”的文件交到了班长杜明艳手上。
贞丰县人杰地灵,这里有“天下第一奇峰”——双乳峰,峰下良田连绵,三岔河映带左右,名副其实的“水乳交融”,这里世世代代生活着勤劳朴实、能歌善舞的布依人民。“养精养气养天地,哺云哺雾哺日月”,双乳峰也被当地布依人民称为“圣母峰”。然而,大美贞丰同时也是一个气象灾害多发的地方,属于冰雹高发区,也经常发生干旱,特别是对当地大面积种植的李子等经济林果构成巨大威胁。人工增雨防雹站的建设迫在眉睫。
2012年,一个艳阳午后,时任贞丰县气象局局长姜荣带队考察筹建贞丰县双乳峰人工增雨防雹站。漫步田野间,偶闻山歌起,只见一名布依族妇女弯腰弓背,正在田间劳作。于是上前亲切攀谈,了解农民群众对人工增雨防雹的需求。聊到兴起处,听闻防雹站正在“招兵买马”,该妇女毛遂自荐:“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穆桂英阵前夺帅,今我愿响应号召,做一战天斗地的巾帼英雄,不知招女兵否?”姜荣闻之大喜:“求之不得!今派你一艰巨任务,从此间乡邻里再招二三有志之士,若成,你为班长。”不出三五日,捷报传来,然令人意外的是,竟然清一色女兵,而且是布依族女兵。于是,该炮班被命名为“贞丰双乳峰女子炮班”。
目前,贞丰双乳峰人工增雨防雹站有5名布依族女子炮兵,最大年龄49岁、最小年龄28岁。她们守望蓝天,肩负着防雹增雨的重大责任,当地老百姓把她们当成防范“白雨”灾害的守护神。多年来,双乳峰女子炮班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吃苦耐劳、甘于奉献,顶着雷雨风雹实施人工防雹增雨作业,积极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她们准确把握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总体要求。双乳峰女子炮班整体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她们充分认识新时代新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更高水平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保障,自觉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我们5个人文凭都很低,3个初中文凭,还有两个只是小学文凭。说实话开始的时候挺难的,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必须懂得雷达回波,懂得基本的天气形势分析,还要会记录,我们都是从零开始,好在都坚持下来了。”杜明艳感慨。她们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坚持“安全是人影工作的生命线”,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适时开展作业装备操作演练,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作业装备维护保养,始终保持强盛的战斗力,建站十年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
她们全力做好防灾减灾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双乳峰女子炮班把加强粮食安全保障放在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工作的首要位置,根据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面积和不同生长期需水情况,积极开展增雨抗旱、防雹减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促进辖区内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我们这边有大面积的水稻、玉米种植,还有成片的李子、甘蔗等,基本上都是看天吃饭,如果遭受冰雹打击,那后果是难以想象的。”班长杜明艳说起防雹增雨工作满满的自豪感。她们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每次灾害性天气过程不放过,抓住有利时机及时组织开展防雹增雨作业,有效防范冰雹灾害、缓解旱情,避免或减轻群众因灾致贫、因灾返贫。
她们作风顽强、甘于奉献、爱岗敬业。每年的3至9月,她们24小时坚守岗位,守望蓝天,密切监测着头顶的风云变幻,随时准备向“雹魔”开火。无数次,她们顶着瓢泼大雨甚至核桃般大的冰雹,疯狂开火、与天抗争。2022年4月14日,贞丰县遭受强对流天气袭击,女子炮手们忽略了冰雹砸在身上的疼痛,在短时间内把上百发炮弹准确地射向浓黑厚重的冰雹云团,直打到炮管发红,有效遏制了冰雹云的发展,没有造成重大灾害损失。“我们不怕苦不怕累,白天干农活,晚上有天气过程照样到炮站坚守岗位,经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没有怨言,主要是想做好特色农业保障服务,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贡献点微薄之力。”班长杜明艳说。
她们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全力做好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双乳峰女子炮班始终心怀家乡,服务家乡,希望能为宣传家乡、发展家乡作出贡献。他们多次为山地旅游大会、贞丰县“六月六”风情节等重大活动实施人工消雨保障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双乳峰女子炮班发扬奉献精神,非防雹季节外出务工,3至9月又回到岗位坚守,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她们搏击雷雨冰雹,平均每年发射炮弹500余发,防雹减灾造福人民、增雨抗旱促农增收,多次受到党委政府和气象部门的表彰和肯定,谱写了一曲平凡而又伟大的当代巾帼之歌。(金强兵 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