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咳嗽……”花粉过敏季的不期而至,总是让人措手不及。对正处于困扰中的过敏人群来说,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护措施尤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个体的过敏原和症状程度存在差异,相应的防护策略也因人而异,需精准施策。在此背景下,科学利用花粉预报信息,提前规划并落实好相关的防护措施,成为守护健康防线的重要一环。
目前过敏人群可通过地方气象局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花粉健康宝”专业小程序等,将其像天气预报一样融入日常健康管理。
对于过敏人群,专家建议分阶段采取防护措施:在花粉季来临前1周至2周的“窗口期”,提前就医进行预防性用药干预,以有效降低过敏重症的发生风险;进入花粉季后,根据每日预报的浓度等级动态调整防护措施。花粉浓度按对人体的致敏风险程度划分为低、较低、中等、高、很高五个等级,当预报花粉浓度达到三级(中等)时,过敏人群应尽量避免在花粉传播高峰时段(10时至17时)外出,必要出行时需佩戴 N95口罩及密封护目镜;若浓度达到五级(很高),过敏人群应减少非必要外出,居家时关闭门窗并启用配备高效微粒过滤网(HEPA滤网)的空气净化器。值得注意的是,普通滤芯的过滤效率相对较低,通常仅能过滤掉较大的颗粒物,如粉尘和灰尘;而 HEPA滤芯具有更高的过滤效率,一般能过滤掉0.3微米以上的颗粒物,其中包括粉尘、花粉、细菌、病毒、烟雾等微小颗粒。当出现流涕、鼻痒、眼结膜充血、流泪、咳嗽等过敏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若发生哮喘、休克等急症则需立即前往医院急诊处理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此外,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花粉浓度对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影响在逐年上升,对于学龄组儿童的影响强于幼儿组。针对该人群,家长在常规防护基础上,应着力构建“家校协同防护体系”——积极与学校沟通,优化花粉高发期的户外活动安排;为孩子配备包含防护口罩以及应急抗过敏药物的“个人健康包”,并及时指导孩子熟练使用;学校可通过趣味健康科普帮助孩子理解防护的重要性,培养其到校先清洁、活动后不揉眼鼻等自主防护习惯,帮助儿童建立科学的健康管理观念。
针对老年群体,安兴琴团队与中国气象局医院展开合作,以中国气象局大院为试点,打造集“高水平、精细化、可定制”于一体的智慧社区健康气象服务平台。该平台充分发挥健康气象产品“预警+”的功能,旨在为老年人提供更精准的疾病早期风险预报。通过收集大院老年居民的健康指标数据,团队构建专属健康数据库,并依托健康气象服务平台,为老年人量身定制各类健康气象预报信息推送服务,帮助他们提前识别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应对花粉过敏、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等疾病的潜在风险,实现更主动的健康管理。
(作者:陈啸龙 胡竞文 责任编辑:曹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