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6日,贵阳市气象局召开全市气象部门人事人才工作会,市气象局主要负责人强调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基,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对有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给予相应物质与精神奖励,让人才真正得到实惠,实现名利双收。
会议强调,近两年来贵阳市气象部门在人才职称、科研、项目、论文方面虽然有较大突破,但离气象高质量发展、大城市优质气象服务、极端重大灾害天气服务、低空经济、特色农业等领域高层次人才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如何破局?贵阳市气象局党组将从五个方面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举全市之力做大做强贵阳气象人才基本盘,增强气象高质量发展驱动力。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党管人才政治责任。市、县两级党组(班子)要定期专题研究人才工作,科学制定人才发展规划,要对本单位的人才结构做到心中有数、手里有招,在谋划发展时要充分考虑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将人才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形成“党组统筹、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责任意识,壮大全市气象人才基本盘。各单位尤其是各区(县、市)局、各直属单位要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加快人才培育的责任感、紧迫感,全力推动气象人才的发展和建设工作。
三是完善激励机制,着力培养高层次人才。要积极组织申报贵州省气象部门新时代气象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贵阳贵安高层次人才,重点培养具备科技领导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要积极与地方组织部、人社局等单位加强沟通协调,努力推荐高层次人才参选参评地方重要表彰、奖项,为高层次人才在地方评选创造有利条件。要优化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围绕气象高质量发展目标,建立以创新能力、工作实绩、社会贡献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推动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能上能下机制。要持续推进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给予相应的物质与精神奖励,让实干者真正得到实惠,名利双收。
四、健全服务机制,做好人才跟踪服务管理。市、县两级管理者要有甘为人梯的意识,要建立健全“人才生活关怀台账”,积极解决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人事部门要牵头建立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干部培养台账,精准分析能力短板,实施“一人一策”培养计划。各单位要做好人才跟踪服务管理,建立高级工程师科研成果、科技论文、科技奖励等档案,组织开展点对点分析,找准找实技术人员补短板、强弱项的关键点,出谋划策、精准施策。工作中,还要践行“三个区分开来”,建立科技创新容错机制,鼓励人才先行先试,营造包容奋进的工作氛围。
五是做好要素保障,激活人才发展内生动力。要在人、财、物以及相应配套政策上,适度予以高层次人才倾斜。要树立“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价值导向,在技术指导方面,要强化科技人才的“传帮带”。在氛围营造上,要多发现人才的闪光点、亮点,加大能干事、干成事、干大事的人才进行大力宣传。总之,对人才要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推动和带动各类人才快速成长,形成以上带下、优胜劣汰的创新发展氛围,着力打造一支“敢干、实干、快干、会干”的气象铁军。图为会议现场。(石奎 黄世芹 林秋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