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8日午后到次日早晨,贵州省贵阳市出现29站大暴雨、41站暴雨,最大雨量197.1毫米(开阳杠寨)最大小时雨强99.8毫米。贵阳主城区多地出现的大暴雨导致个别地铁站雨水倒灌、部分路段下拉槽积水严重。对于部分公众来说,感觉这或许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天气,但作为贵阳贵安防汛抗旱指挥部重要成员的气象局而言,这场强降水气象部门可以说是提前精准预测预报,并打出“预警为先导 叫应作后盾”的“组合拳”开展服务,最大限度避免强降水造成的灾害和损失。
准确预报 提前启动应急响应
早在16日,贵阳市气象台就预计18日到19日有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雨量大到暴雨,部分乡镇大暴雨。
随着时间推移,17日市气象局启动暴雨Ⅳ级应急响应,18日提升为Ⅲ级应急响应。为有力应对强降水,贵阳贵安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于18日15时启动暴雨IV级应急响应,19日0时30分提升为Ⅲ级应急响应。贵阳贵安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气象部门建议将暴雨Ⅳ级升到Ⅲ级。
18日傍晚开始,“突如其来”的强降水如期而至,南明区、云岩区、花溪区、开阳县等8个区、市(县)出现29站大暴雨,9个区、市(县)出现41站暴雨。
预警为先导 叫应作后盾
本次天气过程,贵阳市气象部门共发布各类预警54条。其中暴雨黄色预警11条,暴雨橙色预警6条,暴雨红色预警4条,联合国土部门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5条。随着雨情的发展变化,贵阳市气象台18日夜间22时13分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直接升级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在决策气象服务方面,贵阳市气象局通过短信、邮箱、微信群等渠道向市委、市政府以及防汛、应急、交通等相关部门报送雨情信息及未来天气趋势。全市通过12379手机短信平台为各级应急责任人发布预警信息96741人次。在发生强降水时,及时启动“三个叫应”工作机制,全市开展“三个叫应”39次,其中分别对贵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市应急局开展叫应工作。
为强化公众防范暴雨灾害意识,贵阳市气象局通过气象融媒体、省级媒体、中央驻黔媒体及时发布强降水气象资讯。通过24个渠道共推送强降水相关资讯10篇,累计阅读量为520万。
部门联动 有序处置
贵阳贵安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Ⅳ级应急响应后,贵阳市气象局分管领导同市应急局、自规局、交委、综合执法局、水务局等单位在市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参与联合值班调度。强降水天气过程期间,政府领导在应急指挥中心坐镇调度防汛,市气象局分管领导适时汇报降水情况及天气趋势,为防汛调度提供决策服务。
针对强降水导致贵阳地铁1号线喷水池站出现雨水倒灌、贵阳北站旅客滞留、下拉槽积水等紧急情况,市政府领导根据气象信息等综合研判后果断安排交委、综合执法、公共交通投资运营集团进行快速处置,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据悉,目前贵阳市正加快城运中心建设,依托“一云一网一平台一中心”开展各类应急处置工作。城运中心建成后,市气象局将入住办公,以更及时、更精细的气象服务提升城市运行和安全水平,确保应急处置更便捷、部门联动更协同。图为在贵阳市政府应急指挥中心,政府领导直观了解降水云团情况并调度。(石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