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预警
【公示公告】 遵义机场气象台202... 【公示公告】 遵义市气象局下属... 【公示公告】 凤冈:2022年--202... 【公示公告】 遵义市气象局下属... 【公示公告】 遵义市2024年事业... 【公示公告】 遵义机场气象台202... 【公示公告】 诚信建设倡议 【公示公告】 遵义机场气象台202... 【公示公告】 遵义机场气象台202... 【公示公告】 遵义市气象局关于... 【公示公告】 遵义机场气象台202... 【公示公告】 遵义市气象局下属... 【公示公告】 凤冈:2022年--202... 【公示公告】 遵义市气象局下属... 【公示公告】 遵义市2024年事业... 【公示公告】 遵义机场气象台202... 【公示公告】 诚信建设倡议 【公示公告】 遵义机场气象台202... 【公示公告】 遵义机场气象台202... 【公示公告】 遵义市气象局关于...
当前位置: 遵义 > 新闻资讯 > 图片新闻

服务人民筑防线   党建引领谱华章


来源: 时间:2022-08-22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气象局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聚焦主责主业,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逐步完善多部门应用、多手段共享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立衔接应急管理体系和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系,探索气象预警信息靶向发布和传播技术,实现对气象灾害影响对象的精准化信息传播。同时,充分运用应急广播、红城微家网上社区服务平台等载体,提升针对边远农村、山区的预警信息传播能力,提高气象服务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不断为气象事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实现党建引领气象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筑牢事业发展根基

遵义市气象局有一支以党员为主体的气象志愿服务队,这支约25人的团队在防灾减灾、抗疫防疫、社区气象服务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次气象应急响应启动,他们都会冲在前面,踊跃报名,积极参加应急值班。在我们支部群里,大家都争着要求参加应急值班服务。第一党支部委员姚凯荣说。

遵义市气象局认真把握气象防灾减灾主题主线,组织党员业务骨干,策划制作了题为用好气象信息,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网络党课,围绕当地天气气候及气象灾害特点、气象预报服务产品、三个叫应工作机制等展开教学,其中,气象灾害发生时,气象信息如何实现快速共享,相关单位和个人收到紧急气象信息后如何处置等内容受到好评,课程被贵州省委组织部收录,并推荐到中共中央委员会组织部。

遵义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明林表示,作为基层气象部门,不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推动气象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每一名党员都要成为一面旗帜,每一个支部都要成为一个战斗堡垒。遵义市气象局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冉国辉表示,市气象局今年组织开展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示范党支部创建活动,就是要进一步激励各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凝心聚力为现代化气象强省建设和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遵义市气象局建立了6个党员先锋岗、两个党员责任区,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引导党员在气象防灾减灾一线走前列、作表率,不断提升气象服务质量,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气象服务获得感和安全感。市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杨金昌经常参加应急响应志愿服务值班,他说:党员的先锋意识、奉献意识、责任意识都在加强,对党员身份的认同感也增强了,有事自然而然会冲在前面。

气象事业的蓬勃发展正是得益于党建工作的正确引领。遵义市气象局机关党办主任吕珊说,全市气象干部职工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劲头越来越足,党建中精神上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强大。

全市气象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各领域先锋模范作用,气象事业自身的硬实力不断提升,在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正安县格林镇永长村是遵义市气象局的定点帮扶村,核桃是该村的重点产业。近年来,针对核桃不挂果或挂果不成功问题,遵义市气象局驻永长村第一书记李莲康邀请省市农业和气象专家现场把脉问诊,并积极开展技术培训,科学诊断,针对性解决问题。2021年,永长村核桃获得大丰收,今年又是丰收在望。市气象局工会群里,李莲康不时发出几张核桃挂果图片,并号召大家:目前核桃长势喜人,成熟了大家都来买点,以购代捐,助力乡村振兴!群里大家回应得很欢快:既可以品尝绿色食品,又能为乡村振兴出点微薄之力,何乐而不为?”“我们等着丰收的好消息!都来买点!

强基固本谱写高质量发展华章

对于气象人而言,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是始终坚持的初心。

技术总结复盘,提升预报预警能力。数据显示,遵义市气象局的综合预报质量从2019年的全省第五,上升到2020年的全省第二、2021年的全省第一。针对报错的天气,特别是灾害性天气以及雷达资料分析应用情况,台里每周都要开展技术总结。遵义市气象台台长、“90张云秋说,一年下来,大概要制作100多个技术总结演示文稿。针对遵义常见的暴雨天气,气象台内部开展了针对暴雨过程、落区、量级等的考核,预报员比学赶超,争比暴雨预报的精准度,通过总结复盘,有力提升整体暴雨预报水平。

创新制作一张表逐日滚动预报,满足不同需求。暴雨、冰雹、大风、雷电、凝冻、大雾等灾害性天气会造成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作为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气象部门不仅要做好预报工作,及时把天气信息传播出去也至关重要。为打通上下游联动机制,及时预报预警,遵义市气象局加强对县级气象台技术指导,强化市县两级联动,努力提高基层台站预报预警气象服务质量;同时强化对外服务,提高气候预测产品发布频次,加强天气解读分析,创新制作一张表逐日滚动预报,天气解读、气温、天气要点在表中一目了然。

三个叫应预警联动,成效显著。所谓三个叫应,是指气象部门在发生强降水时通过电话将气象预警信息点对点传递到县、乡镇、有关部门责任人,提醒他们采取防御措施。贵州强降水多发生在夜间,老百姓处于熟睡中,三个叫应无疑是最有效的预警手段。该机制由贵州省气象局在2010年创建,遵义市气象局在应对2019“6·22”汇川高坪特大暴雨天气、202067月罕见的持续性强降水天气、2021“8·8”“9·12”“9·17”等极端强降水天气中,充分发挥机制优势,取得突出成效。值得一提的是,2019“6·22”特大暴雨灾害救援入选贵州2019年应急救援十大典型案例,2020“7·7”习水特大暴雨气象服务典型案例获得全省评比第一,2021“8·8”特大暴雨气象服务典型案例获得全省评比第三。

依托红城微家网上社区服务平台,推进精细化城市气象服务。20224月以来,遵义市气象局通过红城微家网上社区服务平台,将灾害性天气信息直接发送至社区居民,精细化城市气象服务进一步推进。目前该平台覆盖全市15个县(区、市)2093个社区网格,获得33万多个家庭关注,关注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影响广泛。如今,市气象局通过这个平台向社区居民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实现天气过程预报预警信息滚动更新推送和分县区、乡镇(街道)精准发布,畅通了城市气象服务,实现预警传播无盲区、无死角。遵义市气象局业务科负责人杜向波说,通过红城微家网上社区服务平台可实现灾害性天气的滚动更新和重复推送,同时还能实现精确到乡镇社区网格的精准化信息发布。张云秋举例,511日,遵义出现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市气象台于11时通过服务平台及时发布了最新预报预警信息,提醒广大居民注意防范避险,合理安排出行;13时,市气象台对受天气系统影响较大的习水、桐梓、绥阳等六个县(区、市)分区域推送了最新的实况信息及未来天气趋势,并提出防范建议;16时过程趋于结束,市气象台再次更新信息,通报全市降水情况和最新预报信息。通过滚动更新,市气象局将灾害信息精准送达社区网格居民手上,进一步畅通了城市气象服务。

大喇叭进山入村喊话,精准投放预警信息。如何破解农村边远山区气象信息传播的难点、痛点、盲点?遵义市气象局把应急广播播发气象预警信息作为重要抓手。目前遵义市已建成74684个大喇叭等终端点位,基本实现10户以上自然村的气象预警信息全覆盖,有效覆盖570多万人。暴雨可能会引发地质灾害和山洪、城镇内涝等,大家抓紧疏散。”202175日,桐梓县气象局通过应急广播向松坎等乡镇播报了暴雨红色预警信息。据悉,当地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且大都是老年人,很多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覆盖面广的应急广播具备语音播报和应急喊话功能,唤醒了熟睡的居民,提前撤离避险。由于处置及时得当,当天松坎镇受洪水威胁的550户村民全部得以安全转移。

与此同时,遵义市气象局已经建成由3部新一代天气雷达、13个国家级自动气象观测站、547个区域气象观测站(实现乡镇100%覆盖)、21个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4个农业气象观测站、3个雷电监测站、1个酸雨观测站和两个大气成分观测站组成的立体监测网,实现对天气的实时监测,暴雨预警提前量不断提升。2021年,遵义市气象部门通过应急广播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55条、精准推送暴雨红色预警信息14次,帮助6283人提前转移避险。气象部门在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工作中往往是趋利与避害并举。除了发布预警信息以外,遵义市气象局还联合相关部门利用应急广播大喇叭及时向农村群众播报重要农事季节天气预报、防灾减灾对策措施、病虫害防治建议等信息,帮助农户科学种田,为粮食生产和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撑,农民增产增收成效显著。

以前大家要在地里干农活,没时间守着电视看天气预报,这个广播我们在坝区下地干活时就能听到,气象局还推送了其他种植服务信息,简直太有用了!桐梓县官仓镇红旗村村民赵禄铨感慨。

团队攻关

迈出现代化新步伐

目前,遵义市气象局正在开展暴雨、冰雹、降雪等天气的预报技术攻关,组建了遵义市重大短历时暴雨预报预警技术攻关团队,承担了遵义市科技局的两个项目——遵义市暴雨监测预警平台与遵义市冰雹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其中包含了对雷达资料的深入分析研究。这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大大提高了遵义市预报服务工作的现代化水平,为全市预报服务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技术型人才,为今后遵义市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爱钻研的鞠嘉树研发了遵义市气象局业务服务集约化平台,刘红双研发了遵义市降水检验平台,武正敏研发了遵义市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平台……张云秋说,我们以编程技术学习作为重要突破点,开展相关技术攻关。遵义市气象台一改过去在科研工作上单打独斗的局面,团结协作,所有人一起奋进向前。

据统计,遵义市气象局相继研发了遵义市气象监测服务平台、预报服务平台、气象台预报考核平台、降水检验平台以及多样化实况监测软件、自动化编报软件等,实现了温度、空气质量、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的客观化预报,地形数据处理能力也得到加强,相关产品已投入业务应用。

现在的氛围正好,每个人都有想钻研的项目,而且做出来以后非常有成就感。正如遵义市气象台省级首席预报员、遵义市重大短历时暴雨预报预警技术攻关团队的主持人谢刚所言,遵义气象事业的发展,正迎来一番新气象。(李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