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午后至9日07时,遵义遭遇今年入汛以来极端强降雨过程——习水、赤水等地出现特大暴雨,习水土城镇累积雨量达263.3毫米,习水良村小时雨强达117.5毫米/小时。全市7个乡镇达特大暴雨、18个乡镇大暴雨、22个乡镇暴雨,其中习水县城积水达50厘米左右,防汛形势异常严峻。

面对这场极端强降水,遵义以“早预报、早预警、早部署、早叫应、早应对”织密暴雨灾害防御网。早在7月8日14时,市气象局便提前制作《气象信息报告》报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精准锁定习水、赤水、仁怀等地将出现强降雨过程;随着雨势升级,预警信号“三级跳”——8日14时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21时升级为暴雨黄色预警、9日00时升级为暴雨红色预警。其中,习水县气象局8日14时46分发布暴雨黄色预警,提前量达330分钟,为基层转移预留充足时间。8日18时,通过气象新媒体对此次强降水过程进行直播解读,累计3万多人次观看,通过通俗解读、实时互动和精准覆盖,助力基层紧急避险转移更加顺畅高效。

市委市政府根据气象信息,第一时间安排部署,7月8日16时,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针对6县(市、区)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21时30分,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调度强调“注意避免小时雨强过大引发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塌方等造成人员伤亡”;23时17分,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安排部署“雨强大,密切关注地灾及河流上涨风险,对雨量较大的镇村进行叫应提醒、调度,有风险的先把人撤离”。18时许,常委副市长亲赴习水县气象局现场指挥调度。

降雨期间,遵义气象部门认真落实“24631”递进式服务机制,践行“观测即服务”理念,全程“紧盯”雨情和天气动态,市气象台每小时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报送实时雨情与预报情况,发布《气象信息快报》10期;习水、赤水等县气象台加密监测,确保“雨强、落区、影响”动态信息直达决策一线。市县气象部门开展临灾叫应服务200余次,向党委政府及应急、水务、自然资源等部门逐项明确“防范重点”;市气象局主要负责人直接向市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雨情20余次,为指挥调度提供“第一手”依据。同时加强对习水、赤水基层指导,建议习水、赤水果断采取转移避险措施,合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预警就是命令!”应急、水务、自然资源等部门和基层干部闻令而动,全力做好此次强降水防范应对工作。习水吼滩炮站人影民兵班长任家勇利用应急大喇叭循环喊话,“通知!因降雨持续,导致河水暴涨,易引发山洪,请河边的、低洼地带的居民抓紧起床,往高处转移”,喊话覆盖300余人,转移群众50余人,成为基层叫应的“流动哨”。
初步统计,本次强降雨致全市8959人受灾,全市累计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1426户4334人,但因预警及时、转移果断,最大程度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7月9日清晨,习水、赤水等地街道积水逐渐退去,早高峰的车流人流开始有序流动。降雨虽减,但局地短时强降水风险未消,遵义气象党员干部日夜坚守在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用精准及时的预报预警叫应服务,守护着黔北大地的万家灯火。图一、市领导在习水县气象局现场指挥调度;图二、市气象台灯火通明,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在岗做好监测预报和预警叫应;图三、习水吼滩炮站人影民兵班长任家勇利用应急大喇叭循环喊话提醒叫应。(李茂成、周继先、陈友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