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办公室,就看见一个瘦弱挺拔的背影在办公桌前忙碌着,她就是贵州省铜仁市气象局第一批入选的地市级首席预报员、副高级工程师—钟有萍,曾在2020年被中国气象局评为“全国气象工作先进工作者”。
走进一看,年近60岁的她正在翻阅书籍和文件给月中组织的气象服务竞赛出题,此时距离她退休,仅剩二十余天了。
据了解,自她1982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与风雨相伴,和雷暴同行,从测报到预报,驰骋风云四十三载,始终在一线岗位勤耕细作、刻苦钻研,一路播种,一路开花。
探索气象奥秘,点燃科学梦想
当问到钟有萍当年为什么从事气象工作时,她满脸柔和说道:“以前读书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气象局参观,看见观测员操作着小小的仪器就能测出看不见摸不着的气温和湿度,拿着几张图,就能预报未来天气,顿感神奇,也是那时候对气象产生了兴趣”。
刚参加工作的钟有萍,一开始接触的并不是“预报”这个岗位,而是“测报”。准确的气象数据一直是保障预报质量的基础,而20世纪末的气象数据采集采用的是人工仪器观测的方式,作为观测员的她需要每隔3个小时到观测场定时观测1次,然后通过电话编发报文,同时,还承担每小时一次编发航空报及危险报的任务,给湖南芷江机场通报本地实况,风里来雨里去,24小时昼夜不休。
与预报服务结下不解之缘
1987年,有了地面气象观测经验后,她走上了预报员的岗位,开始与天气符号、云图线条“打交道”。
“铜仁地处云贵高原东麓,东西海拔差高达3000米,而本地的高低海拔差最大也有2500米,局地小气候非常明显,稍不留神就可能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所以,每一次预报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钟有萍说。
从2008年的低温凝冻到1995年的“6·29~7.1”特大暴雨、2015年的“7·14
”大暴雨、2016年的“7·4
”和“7·20”特大暴雨、2017年的“6·23”特大暴雨、2021年“6·27-7·2”持续暴雨、2023年“7·8-7·9”局地特大暴雨....,走上预报这条路,钟有萍自己也记不清经历过多少次强对流、持续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过程,坚守过多少个暴雨如注的深夜与黎明。但从成为预报员那天起,做准预报、做细服务就成为了她工作的目标。40年来,她每一次都冲锋在前,亲自把脉风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充足的预报经验坐镇一线,是铜仁气象台的一颗定海神针。
“刚接触预报时,资料的获取和信息的传递还很落后,服务方式也单一,就是通过人工将决策预报材料送到铜仁地区行政公署(现称为“人民政府”)和通过广播电视台播放,成效很不明显。印象中最深的一次过程是1995年“6·29~7·1”特大暴雨,过程降雨量最大的是江口县达436毫米,其次是铜仁市359毫米。持续暴雨造成河水陡涨,江口县城被淹,全县交通、通讯、供电、供水中断,而地处锦江河下游的铜仁市城区几座桥梁和水电站均被淹没,市中心水深达1.5米,到处一片汪洋,不仅淹没了市中心的西门桥,邮电通讯被迫中断,我们派去送后期预报的同事也被困到水中根本没法到公署,此次过程造成了12万人受灾,市区经济损失高达2.6亿元,损失非常惨重”,钟有萍回忆道。
而今,历今数十年的发展,早已实现仪器自动采集实时上传气象数据,模式预报获取渠道和服务方式也骤然增多,脱离了人工,解放了双手,现在预报员只需根据经验和本地气候特点来订正预报,然后通过邮箱、电话、微信以及抖音等多种新媒体方式就可立即传播信息。
2024年7月1日凌晨5点铜仁市突发大暴雨,钟有萍提前1小时到岗接班分析天气,指导预报员做好服务。“市政府总值班室吗,你好,根据预报,预计今天上午我市南部降水仍将持续,还将有50-100mm的降水,此次过程累积最大雨量将超过250mm,请注意防范。”“市应急局吗,你好,预计.....”预报结论一出,钟有萍立马电话叫应市政府及减灾委有关单位查收天气,各司其职,为部署救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紧急转移受灾群众、减少人员伤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此次过程市中南部出现了8站特大暴雨,59站大暴雨,各县紧急转移了6000多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图:2024年7月1日钟有萍正在指导预报员发布气象实况及预报
初心不改育新人
临近退休的最后一个月,钟有萍她依旧保持了良好的习惯,到单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分析天气。“今年3月时,首席和领班预报员都外出参加培训,留守的新手预报员经验不足,临时通知钟高工请她负责一周的首席班,尽管她已不在首席岗,但她仍然没有半分犹豫,欣然同意排班。”气象台台长杨群介绍到,作为老党员,在钟有萍这里,大局从来都是摆在第一位的。
自钟有萍评上副高之后,一直致力于帮带新人,毫无保留的从预报经验、项目申报、论文撰写等方面来传授经验,并作为创新团队指导老师,组建了铜仁凝冻研究团队,指导市县业务人员开展重大灾害天气研究,培养19名业务人员评上中高级工程师,其中一人获评为铜仁市第三批市管专家。(蔡成瑶)

图:参加集体活动的钟有萍
编辑:杨红瑶
一审:卢阳倩
二审:皮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