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由黔东南州气象局、州总工会联合举办的“2025年黔东南州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县级综合业务技能竞赛”在凯里圆满落幕。经过两天激烈角逐,麻江县气象局斩获团体第一名,丹寨县、雷山县气象局分列二、三名。来自麻江县气象局的李帮英摘得个人全能桂冠。

图一 麻江、丹寨、雷山县气象局分别获团体一、二、三名

图二 李帮英获个人全能一等奖 廖育玲、李春生获个人全能二等奖

图三 吴虑、吴坪俐、杨胜桥获个人全能三等奖

图四 杨胜桥、吴坪俐、廖育玲分别获综合业务理论个人单项第一、第二、第三名

图五 李帮英、吴坪俐、杨虎成分别获监测预报预警个人单项第一、第二、第三名

图六 李帮英、廖育玲、曹宏健分别获应急气象观测个人单项第一、第二、第三名

图七 皮义均、李春生、吴虑分别获装备技术保障个人单项第一、第二、第三名
本次竞赛是黔东南州气象系统近年来规模最大、覆盖最广、内容最全的一次综合性业务技能比拼,涵盖综合业务理论、监测预警服务、应急气象观测、装备技术保障四大科目,全面检验选手的理论功底、实战能力和应急水平。来自全州16个县(市)气象局及凯里黄平机场、黎平机场气象台的19支代表队、38名选手同台竞技,展现出新时代气象人扎实的业务素养和昂扬的精神风貌。
以赛促学,锤炼实战本领
竞赛设置“集体赛+决赛”双阶段赛制,既考察个人能力,也注重团队协作。集体赛面向全体在岗综合业务人员,以平均成绩计入团体总分,推动全员练兵、整体提升。决赛阶段,选手们在综合业务理论机考、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应急观测数据处理、自动气象站拆装调试等环节中展开激烈较量。

图八 考试现场
在“监测预警服务”科目中,选手需基于历史强对流个例,结合雷达、卫星、探空等资料,完成预警信号发布和决策服务材料撰写,充分考验其临灾预警与公共服务能力。“装备技术保障”环节则模拟真实故障场景,要求选手在30分钟内完成传感器拆装、线路排查、软件调试等操作,突出“手脑并用、技管结合”的岗位特点。
对标实战,筑牢防灾前沿
“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黔东南州气象局副局长张健在闭幕式讲话中强调。他指出,今年6月,全州遭遇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部分县市出现严重洪涝灾害,暴露出监测预报、应急装备等方面的短板。举办此次竞赛,正是为了推动业务人员补齐能力短板、提升实战水平,更好地服务于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竞赛试题紧密围绕基层业务实际,涵盖新一代天气雷达应用、卫星图像识别、ISOS软件操作、质量管理体系等内容,参考书目与业务规范均来自现行业务体系,确保“考为所用、练为战备”。
弘扬匠心,激发队伍活力
此次竞赛不仅是技能的较量,更是精神的淬炼。一批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技术标兵从中脱颖而出。个人全能奖得主李帮英在监测预警、应急观测等项目中均表现优异,展现出全面的业务素养。锦屏县气象局杨胜桥、雷山县气象局吴坪俐等选手也在单项科目中拔得头筹,彰显出县级业务人员的扎实根基。

图九 凯里黄平机场、黎平机场、岑巩县气象局、镇远县气象局获组织奖
竞赛还设立了组织奖,凯里黄平机场、黎平机场、岑巩县气象局等单位因组织有力、参与积极获得表彰。
以终为始,续写气象新篇
竞赛虽已落幕,但练兵永不止步。张健副局长在闭幕词中勉励全体选手以获奖者为榜样,铆足“比”的劲头、增强“学”的主动、激发“赶”的动力、追求“超”的目标,争当岗位能手、技术标兵。他呼吁全州气象工作者践行“司天为民、准确及时、苦干实干、善作善成”的贵州新时代气象精神,为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守护锦绣黔东南作出更大贡献。

图十 闭幕式现场
以赛促训、以训促干。黔东南州气象局将以此次竞赛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精准、高效、有力的气象保障。(文图:杨昌达 审核:石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