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至6月22日,普定县受强降雨天气影响,最大降雨量为312毫米,为196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一历史极值。暴雨引发辖区内多处内涝,导致公路、房屋、农作物等不同程度受灾,地势低洼地段人员被困、车辆被淹。危急关头,普定县各级领导及部门闻“汛”而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应对、高效组织,在风雨与洪流中践行忠诚与担当。作为风雨来临前的第一道关口,普定县气象局无时无刻不在坚守着防汛救灾的“南大门”,第一时间预警“恶魔”的到来,尽最大可能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听从指挥,增强信心
6月21日夜间,县委书记吕庆,常务副县长敬楷,县纪委书记操雷,县委常委李焕进,副县长刘文鹏、程发猛等县领导先后到气象局业务平台调度指挥全县防范应对强降雨工作共6次。6月22日,县委常委会在气象局召开(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全县防汛及抢险救灾工作,为整个气象局的防汛救灾工作增强了信心,为打赢这场关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战斗”提升了每位干部职工的士气。
当好“智囊团”,守好“南大门”
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气象部门无疑就是一个区域的“南大门”,是一棵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消息树”。针对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普定县气象局按照“24622”递进式服务流程开展汛期气象服务,严格按照汛期各项规章制度扎实开展汛期气象服务各项工作。6月20日精心制作了《重要气象信息专报》直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并通过短信平台,微信工作群、政务网、应急广播将气象预报信息向全县各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和公众发布,此外还提前电话提醒县委、县政府值班室、县应急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做好防范措施,21日晚,县委主要领导到县气象局业务平台调度指挥全县防汛抗洪工作,减轻、减少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损失。
暴雨期间,普定县气象局的每一位干部职工更是神经紧绷,夜以继日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外面的风雨像一只只疯狂的巨兽,怒吼着,发泄着,猛烈地撕扯着普定的每个角落,可普定县气象局气象台依旧灯火通明。风愈疾,雨愈骤,这里的气氛就愈加紧张。对于气象局的每一位同志来说,时间宛如凝固了一般,无论窗外日升月落,只要降水没有停息,战斗就在继续:电脑屏幕上,一面是密密麻麻的实况数据,一面是简明扼要的文字汇报;眼球在海量的数字里跳跃,指尖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风力有多强?暴雨有多猛烈?有多大的灾害风险?瞬息万变的天气时刻牵动着他们警觉的神经。降水过程期间,普定县气象台共制作气象服务材料27期,发布预警信号16条;与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务局、县住建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山洪气象风险预警、城市内涝气象风险预警共10余期,每次发布的预报、预警均明确了灾害性天气出现的时段和影响区域;发布预警、预报、实况短信37条,服务45000余人次,开展“三个叫应”72次。
生命至上,舍小顾大
没有一种甜不是用苦换来的,也没有一场“战斗”不是用艰辛换来的。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普定县气象局的每一位同志都不计个人得失,发扬了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
“说不紧张是假的,暴风雨一来就事关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重大啊。”普定县气象局主要负责人这样说。应急状态八天八夜,未回过一次家拿换洗衣服,即便是在单位小憩,他依然保持通讯畅通,时刻准备进入工作状态。“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对于自始至终奋战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一线的我来说,早已数不清经历了多少个暴雨如注的日夜,记不清发布了多少预警,开展过多少叫应……”,正是因为有很多像郑西这样的气象人,他们用每条预警信息、每份雨情信息、每次电话叫应,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务理念,用实际行动守好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为防灾减灾救灾的精准部署赢得了宝贵时间,挽救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次强降水过程,突破普定历史极值,因暴雨导致全县13个乡镇(街道)遭受不同程度灾害影响,普定县气象局值班领导及值班人员严格落实汛期值守班制度,通宵达旦坚守一线岗位,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开展叫应,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利气象数据支撑,各乡镇紧急转移撤离人员487户1463人,均未出现人员伤亡,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效益显著。
灾情就是命令,救援就是责任。当暴风雨来临前,气象部门的每个人都是“逆行者”,他们夜以兼程——把梦留在“风雨”中,却忘了回家的路。(文:范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