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
3月5日,为期40天的2024年春运正式落下帷幕。这40天里,“人潮”带动“人气”,汇成一幅流动的烟火气“长卷”。
然而,春运期间天气却并不平静——寒潮、雨雪、冰冻、大雾等灾害性天气频繁侵扰。复杂的天气形势下,让旅客放心出行、平安到达,是全国气象部门全力以赴的“必答题”。
齐心,织就服务保障网
2024年春运是疫情防控转段后第一个常态化春运,人多、车多成为显著特点。为保人们探亲、旅游等行程平安顺利,气象部门周密研判、广泛联动、精细服务——
早在1月15日,中国气象局就印发通知,要求各级气象部门全力做好春运气象保障,成立春运气象保障服务专班,强化组织协调,确保服务高质高效。1月16日,国家气象中心启动春运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并发布首份《春运气象服务专报》,春运气象保障服务提前10天开启。
全国春运气象保障服务随之全面有序铺开。
在湖南,省气象局针对高速公路、水上交通、通用航空等行业和领域开展气象影响预报。其中,为公路交通领域提供分灾种(低能见度、道路结冰、大风、道路湿滑等)、精确到县域的气象风险服务产品;水上交通气象风险等级预报覆盖了省内的主要航道;通用航空气象服务则针对省内17个通用航空机场,提供高影响天气和主要影响时段的预报。
在江苏,省气象部门深化交通气象服务工作和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与江苏交警联合发布高速公路高影响天气地图;与山东、河南、安徽等地气象部门每日联合绘制并发布覆盖四省的春运高速公路高影响天气地图,跨省的气象护航为公众出行提供更安心的保障。
在海南,省气象局提前研判“不会出现2018年的极端严重海峡大雾天气”,并主动与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建立省际春运重大天气会商、每日天气预报信息共享机制,与湛江市气象局联合开展琼州海峡两岸大雾监测预警。
精心部署为服务预留提前量,依托新技术提升精细化服务,气象部门上下一盘棋,齐心编织起全国春运气象服务的保障网络。
暖心,守护回家路畅通
当大范围雨雪撞上“最火”春运,各地气象部门如何应对?
1月31日下午,河南部分地区开始飘雪花,早早进驻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的交通气象服务团队成员做足了准备。
直接进驻相关单位开展伴随式交通气象服务,是河南省气象服务中心的首次尝试。“雨雪天气可能会影响铁路信号系统及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积雪和冰冻可能导致铁轨冻裂或变形。”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防洪办副主任雷达说。
为了提供更直观、更精细的服务,气象服务人员徐延锋和肖瑶对照全省铁路线路图,与铁路部门桥工段的工作人员一起,逐线逐段地分析研判高影响区域,并针对需求增加短临预报服务频次。
图为江苏道路高影响天气地图 江苏省气象局供图
“气象部门和我们加强联动会商,实时跟踪监视天气变化,保障了铁路运行安全。”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代永波说。
2月以来,湖北先后经历两次强寒潮和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雨雪相态复杂历史罕见。正值春节回乡的两段关键期,低温天气无疑对全省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的影响。省气象局交通气象服务团队针对冻雨和积雪对铁路的影响,发布电线覆冰和铁路沿线融雪预报产品;考虑到桥面、坡面结冰对全省高速公路的影响,挑选道路结冰高风险点,发布重点桥梁冻雨预报产品,为铁路、交通更好地应对雨雪天气提供科学依据。
在重庆,市气象局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在恶劣天气监测预警中的应用,构建高速公路大雾图像识别模型,实现低能见度天气的实时智能感知,为高速路网公司开展道路安全保障工作提供重要参考;研发道路通行影响、风险等级产品,时间分辨率精细至3小时,预警提前量达到72小时以上。
1月31日,河南省气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与国铁集团郑州局工作人员一起研判天气影响。徐延锋 摄影
尽心,贴近需求多样化服务
今年的春运期间,积攒已久的旅游、休闲需求充分释放——与亲友团聚的方式已不限于回家,还可以一起旅游。
望东北平原,“冰雪白”与“新春红”交相辉映,别具特色。
春运正值黑龙江省冰雪旅游旺季,针对“旅游过年”“南北互跨”的春运新潮流,省气象局与浙江、福建、广东等省气象部门联合直播解读春运天气,为南方“小金豆”到哈尔滨感受冰雪情趣提供参考,全网播放量破1300万;黑龙江省气象台启动24小时特殊保障服务应急机制,加强滚动分析和重点研判,提供分时段、分区域、分强度的精准预报服务;强化联动气象服务,为省交通运输部门制作《春运专班预报》,并多次与哈尔滨机场气象台会商,为交通运输、冰雪旅游等提供有效服务保障。
为更好地满足冰雪运动爱好者需求,北京、上海、湖北武汉等方向新开7组复兴号高寒智能动车组列车,方便更多旅客北上滑雪。河北崇礼区气象局制作“春运气象服务专报”,推送至交通、客运、铁路等部门,针对今年冬季旅游火爆,强化了各大雪场的气象服务,保障滑雪爱好者安全和各雪场正常运营,还与文旅和体育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遇天气变化及时会商,提前应对。
在深圳,市气象局联合周边城市,开展“主播说·春节天气快乐行”,在深圳、香港等地开展气象美学打卡、赏花打卡活动,并发布城市观星指数,充分展示深圳春运期间的旅游氛围。“今年春运期间,盐田区与深圳天气合作,实现了城市形象打造、文旅品牌推介、气象科普宣传的协作共赢。”深圳市盐田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
年复一年,春运气象服务形式正随着时代变迁变得更为多元丰富,但不变的是气象工作者为保障群众旅途平安顺畅的真心。春运结束了,气象服务还在继续。(张永恒、戴帅汝、陈晓颖、施思、周爱春、陈争、谭静、蒲希、张晓卿、马洵、王旭海、唐历、 孙通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张宏伟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