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省局动态
贵州:区域模式数值预报系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15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

9月11日,贵州省气象局下发《预报处关于贵州区域数值预报模式正式业务运行的通知》,贵州区域模式数值预报系统正式在全省范围投入业务运行,率先实现了MESO区域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在全国产超算的移植和稳定业务运行。

贵州区域模式数值预报系统,包括GZ-RUC、GZ-MESO两套预报系统,系统以我国自主研发的CMA-MESO为基础,同化了全省地面、高空、雷达、卫星等多种观测资料。GZ-RUC采用逐1小时循环更新同化预报,预报时效为27小时,时间分辨率为1小时、空间分辨率为1公里;GZ-MESO采用逐3小时滚动更新预报,预报时效为72小时,时间分辨率为1小时、空间分辨率为3公里。经过2024年以来的试运行和客观评分检验,模式更新频次和分辨率优于CMA-MESO、CMA-GD、CMA-SH,多项检验指标优于CMA-MESO、CMA-GD、CMA-SH,并多次精准预报区域性强对流天气,为预报员提供精细化的客观预报参考。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复杂的地形动力效应长期制约气象预报精度。2023年,省山地气象科研所在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启动项目建设,依托国产超级计算机资源,重点突破地形、云微物理参数化、多源观测数据融合等关键技术。作为贵州气象高质量发展三年规划(2023—2025年)中精准预报能力提升专项的核心工程,该项目自启动以来便肩负着突破山地气象预报技术瓶颈的使命。历经两年集中攻关,项目团队成功建成贵州区域1公里逐小时更新循环同化预报系统,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突破:不仅在全国首次完成CMA-MESO模式向国产超算系统的全链条移植,实现了气象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大跨越;更通过支撑贵州智能网格预报,将短临预报空间分辨率提升至1公里。该系统自2024年试运行以来,已在春季强风雹、汛期大范围暴雨等重大天气过程中经受实战检验,对贵州气象预报业务服务起到了支撑作用,为政府防灾决策争取了宝贵时间。

这些突破性进展,标志着贵州在复杂地形数值预报技术领域已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解决方案,在气象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西南山地气象防灾减灾筑牢了科技基石。未来,省山地气象科研所研发团队将在新资料同化、物理参数优化、人工智能订正以及专业服务产品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以逐步提升贵州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构建更智能、更精准的山地气象预报体系,进一步提高预报准确率,更好地赋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刘涛)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贵州省气象局

技术支持:贵州省气象服务中心(gz12379@vip.sina.com)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新华路翠微巷9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0412号  京ICP备05004897号  网站标识码:bm542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