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省局动态
贵州新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25数博会重磅发布两大AI+气象创新成果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03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

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期间,贵州新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气象局下属国有企业)隆重发布两项重大人工智能气象成果——“贵州山地气象大模型”与“山地气象服务高质量数据集”,标志着贵州省在“AI+气象”融合应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国复杂地形气象服务树立了新标杆。

聚焦山地特色,“轻量化大模型”突破短临预报难题

贵州地处高原山区,气象灾害频发,传统预报方法在面对快速演变的强对流天气时往往力不从心。针对这一痛点,贵州新气象公司联合贵州电信,创新研发了“轻量级贵州山地气象大模型”。该模型首次将OpenAI Sora视频生成模型中的扩散Transformer(DiT)架构迁移至气象预测领域,实现对短时强降水过程的高精度、端到端预测。

项目依托系统治理的贵州本地化雷达数据集,构建超过17万条高质量训练样本,显著提升0-2小时降水预报的准确性与时效性。模型不仅克服了传统光流法和数值模式的位置偏差与强度失真问题,还通过轻量化设计大幅降低计算成本,更适合基层气象业务部署。

打造高质量数据集,支撑多行业“气象孪生”应用

同步发布的“山地气象服务高质量数据集”,则是贵州在气象数据资源建设方面的又一重大成果。该数据集通过构建“立体化”监测网络——整合地面观测、高空探测、卫星遥感与移动雷达等数据源,实现了贵州省1km高度气象雷达覆盖率超85%,乡镇多要素气象站覆盖率达90%以上。

数据集具备高时空分辨率(6分钟/1公里),并融合地理信息、水汽、土壤、植被等多类参数,显著增强了数据的场景适配能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能源、农业、金融、交通等领域,支撑起诸如电力调度优化、农业灾害预警、金融“气候贷”等创新应用。

创新模式引领,“AI+气象”赋能经济社会安全与发展

贵州新气象公司在发布中强调,两项成果不仅在技术层面实现创新,更在应用模式和协同机制上形成示范。通过“气象事业+产业”联动,构建从数据采集、质控到应用交易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气象数据从“公益服务”走向“价值赋能”。

例如,在剑河县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区,精准气象数据帮助农户规避灾害、优化生产;在黔源电力等企业,预报模型支持发电调度,显著提升运营效率;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设立“气象数据专区”,进一步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

展望:从贵州走向全国,从预报走向“智理”

贵州山地气象大模型和高质量数据集的建设,不仅是气象预报技术的升级,更是公共治理和产业运营方式的深刻变革。未来,贵州新气象公司将推动两项成果在全国复杂地形区域推广应用,进一步拓展至台风、雾霾、低温冰冻等更多气象场景,全面助力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次数博会上的重磅发布,彰显了贵州气象部门在人工智能与气象深度融合方面的领先探索,也为构建智慧防灾减灾体系、提升全社会气候韧性提供了“贵州方案”。(袁晨)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贵州省气象局

技术支持:贵州省气象服务中心(gz12379@vip.sina.com)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新华路翠微巷9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0412号  京ICP备05004897号  网站标识码:bm542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