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贵州省气象学会与省科技摄影协会、遵义市气象局、湄潭县气象局、湄潭县教体局、湄潭县科协联合组织开展了“弘扬科学家精神”特色活动和气象科普夏令营活动。
湄潭县作为浙江大学和武汉头等测候所西迁所在地,与气象事业发展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在气象科普工作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在湄潭县乐乐中学,师生们围在一个个气象科普宣传专栏前。从湄潭县的气象历史文化,到著名的气象科学家介绍;从湄潭县特色产业情况,到湄潭县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学生们听着气象科普讲解员的介绍,认真地做着笔记。
“湄潭为什么适宜种植茶叶?”“雷电为什么在春夏的时候最频繁?”“暴雨洪涝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围绕着同学们感兴趣的这些话题,气象科普专家团队成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跟同学们分享了贵州常见的暴雨、冰雹、雷电、凝冻、干旱等气象灾害以及泥石流、滑坡、塌方等气象次生灾害的危害和防御措施,并给积极参与的同学赠送了小小气象观测站、太阳系等模型。
活动中,省气象学会授予乐乐中学“贵州省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园气象站”称号,希望校园气象站一如既往地开展气象观测,建立连续观测档案,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对气象知识的兴趣。
随后的气象科普夏令营活动中,队员们参观了湄潭武汉头等测候所陈列馆、湄潭国家基本气象站。从武汉头等测候所西迁之路,到扎根湄潭,最终开启长达六年半的观测和科研工作,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老一辈气象前辈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仍不忘初心,坚持开展气象观测和科研工作,不由得为他们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而动容,纷纷表示今后应勤奋刻苦学习,弘扬科学家精神。(徐丹丹 石开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