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
6月18日以来,黔南州遭遇大范围持续强降雨。151站雨量超200毫米,最大累计雨量达650.1毫米,洪水如猛兽般席卷城乡。面对严峻考验,黔南州气象部门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信念,以“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为目标,全体党员干部携手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交出了一份“零伤亡”的感人答卷。州委书记洪湖鹏高度肯定气象部门防汛救灾“前哨”作用。
高效联动:以精准预报抢占防汛先机
递进服务,筑牢防灾“第一道防线”。在省气象台指导下,黔南州气象台提前48小时锁定强降雨趋势,于17日发布重要气象信息专报,直报州委、州政府核心决策层和涉灾各部门。黔南州气象局于6月18日启动暴雨四级应急响应,后于19日迅速升级为Ш级,为全州防汛按下“加速键”。按照省防指“211”和气象部门“24631”工作机制,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累计发布气象信息报告9期、预警快报8期、短临预报5期,联合自然资源、水务等部门发布风险预警27期,叫应党政领导及应急人员300余人次,让防灾救灾调度“有据可依”、科学高效。
迅速响应,强降雨触发高效撤离。收到重要气象信息专报和预警信息后,黔南州各级各部门迅速响应。州防指于6月18日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度部署,由州领导带队赴三都、荔波等重点县驻点督导。6月23日,三都县都江镇中坝村巫捞九组斜坡发生滑坡,灾害造成6栋房屋受损,灾害发生前,受威胁常住人口20人因提前撤离避险,实现成功避让,无人员伤亡。6月24日7时40分许,G76厦蓉高速猴子河特大桥(三都自治县境内),因持续强降雨诱发山体滑坡,导致引桥发生垮塌,气象部门提前预警,州、县根据气象预警和临灾叫应,迅速响应。村里的“结对明白人”迅速组织事发区域50余人转移至安全地区,成功避免因山体滑坡造成的人员伤亡。这一幕幕成功的案例,成为黔南“预警——响应——避险”链条有效发挥作用的生动写照。据统计,18日以来全州累计转移群众6300余人次,实现人员“零伤亡”。
智能推动:科技赋能织密“防护天网”
制度创新,气象先导作用更加凸显。入汛以来,州防指、州安委办出台汛期极端天气灾害响应手册、气象预警预报工作方案,气象与应急、水务等10余部门“一对一”会商,细化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防灾减灾措施。针对黔南最典型、高影响的暴雨、冰雹、大风等6类致灾天气,黔南州气象局建立了分灾种触发与递进式叫应机制,并在服务中不断检验和完善。通过持续的实战和经验总结,黔南州建立了气象为先导的“三撤离”机制,构建了“气象先行、会商研判、统一发布、条块结合”的防灾减灾体系。
技术加持,智能终端破解信息梗阻。在黔南州气象部门积极推广下,“黔气象”微信小程序在全州党政领导及各行业部门、社会公众中推广运用,雷达探雨、气象预警、气象档案等功能备受欢迎,基层防汛人员赞叹:“黔气象”让我们从“气象小白”变身“应急能手”。黔南州气象局联合州移动公司、省气象台研发的“矿山淹井强降雨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对矿山淹井强降雨的实时监控和预警,有力支撑了矿山的安全开采,部分矿山企业试用后竖起了“大拇指”。气象防灾减灾智能终端是气象部门研发的又一利器,在黔南州的应急、水务、自然资源等涉灾部门广泛应用。都匀市气象局全员出动,抢在18日暴雨前为本市应急管理部门和所有乡镇安装了防灾减灾智能终端,当强降水来临,雷达回波图实时投射在应急指挥大厅屏幕上,防汛救灾调度有了“火眼金睛”。
闻汛而动:风雨中“领跑”的气象人
暴雨当前,党员干部冲在前。为做好今年汛期气象服务工作,黔南州气象局召开了2次动员会,并向全体党员发出防汛“动员令”,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雨情就是命令,18日以来全州气象部门党员干部勇当先锋,以精湛的业务、过硬的作风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业务科长李青建同志放下哺乳期幼儿,主动请缨奔赴龙里、荔波等“暴雨中心”督导气象服务。值班科长王政荣在单位安排由其他同志来顶班时仍坚持连续3天不下“火线”。不值班的同志,也主动出战,当都匀城市气象观测站出现故障时,发展对象刘升宝等同志迅速冲入雨中开展抢修,为预警提供数据支撑,当在应急联合值守中心的气象防灾减灾智能终端出现卡顿时,党员王磊同志迅速将备用终端冒雨送至应急指挥中心……在这次暴雨灾害面前,这些镜头只是全州气象部门党员干部勇当先锋的缩影,将“筑牢气象防灾线,我为党旗添光彩”的黔南气象党建品牌进行了一次生动的诠释,党旗在防灾减灾的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全州气象部门干部职工,用专业与坚守,筑起了守护群众生命财产的“气象长城”。
站好前哨,巾帼英雄再担当。作为气象防灾减灾的核心部门,黔南州气象台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这里的每一份预报、每一次预警,化身一道道指令传向各级各部门。刚刚获得“贵州省巾帼文明岗”的喜悦劲还没过去,这支由8名女预报员组成的“娘子军”又投入到了紧张有序的“测雨”工作中。她们舍小家为大家,轮番作战,与降水云团赛跑,为防汛救灾赢得宝贵时间。首席预报员唐红忠同志连续多天吃住在单位,认真分析研判每一个预报预警结论:“丝毫不敢大意,每一条预警背后都是人命关天!”当三都县猴子河大桥零伤亡的消息传来,在场的每一个预报员都松了口气,台长高红梅眼中有泪:“再累也值了!”
风雨未歇,守护不止。当前,黔南仍处降雨集中期。但全州上下已凝聚起“气象预警—政府调度—逐级响应”的高效闭环。这份“零伤亡”答卷,是科技之力与人性光辉的交响——它见证了黔南气象人在暴雨中为生命筑起的“铜墙铁壁”,更诠释了他们“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如山承诺。(陈桥)